3月9日,由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拉开大幕。3月10日-14日,思政课老师组织大一学生们积极开展在线讨论,针对思政大课在线交流战“疫”时期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深化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感悟和认识,各个专业的学生畅谈认识和体会。
在谈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人民”、“公正”二字成为同学们回答中的高频词。

在谈到“疫情期间自己的改变”时,很多同学成长了,不再只是关注自己的“小确幸”,更多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健康有了更深的感悟。“疫情在家,让我体验了以前在家没做过的事情跟父母好像沟通多了更亲近了。对国家的事更加关心,更加有责任感了。”“更加关注国家大事,学会自主独立的学习,看到了很多无私奉献的人们,也应该像他们学习”。

在谈到“自己所学专业能为疫情所做的贡献”时,护理专业的很多同学都表示:“要学好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某一天如果国家需要,也会义无反顾地奔赴一线,为社会做贡献”。“作为医护学习人员,要以冲锋在一线的前辈做榜样,努力学好技术知识,将来为中国医护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亲友们答疑解惑,减轻前线人员的压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脚踏实地,来日方长。”
在谈到抗击疫情与“四个自信”时,很多同学谈到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902老年班陈秋旭说:“思政大课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进一步领悟到中国速度与中国奇迹、中国制度与中国力量、中国治理与中国效能、中国智慧与中国贡献,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1901殡葬班的王栋说:“我们党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这也是我们疫情防控工作比其他国家做的好的重要原因,生在种花家,我们很自豪。”


在谈到从这场新冠肺炎战“疫”的收获和体会时,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不吃野味,敬畏生命,善待自然,珍惜亲情等。

在谈到“抗击疫情中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时,很多同学表示,“疫情虽险,但青年人。要用细心换来安心、用爱心凝聚力量,用信心决战疫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青春的力量!”“疫情疫情,疫中有情,疫中有义,我们青年人要用读书积蓄力量,用行动肩负责任,用拼搏昭示希望,奋斗担当中谱写大写的青春。”1901康疗朱世泽说:“冯秀军老师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祖国的栋梁,我们青年一代,应该有担当精神,背负时代责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觉得吾辈当自强。”
1901学前胡韩梅说:“青年大学生,要根据自己学有所长,对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即使不能在前线发光发热,也要在背后支持他们。”


这堂思政大课的精神盛宴,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真正将停课不停学、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将高校思政课教学优势有效转化为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落到实处,更做出了典范。疫情防控是一本生动的教材,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将疫情防控中彰显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制度优势、道德、法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广大学生把灾难化为磨砺,在疫情防控中构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使自己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