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1日,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老年福祉学院在大兴新校区举办了“智医康养”协同创新综合实训中心项目建设第二次推进会。老年福祉学院教师熊宝林、迟玉芳、杨杨参加了会议,教务处负责人皮微云、康复工程学院教师魏晨婧以及部分智慧养老、智能康复、护理、健康管理、信息化科技等相关业务企业代表近20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老年福祉学院院长屠其雷主持。
开会之前,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4号实训楼,对各楼层实训室数量、布局、面积等关键信息进行了详细了解。会上,与会代表紧密围绕实训室规划思路、功能定位、共建共享、智慧化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各专业实训室功能定位要体现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并结合教学需求,部分实训室充分体现信息化、智慧化、大数据等因素;各楼层实训室设计布局要合理,满足健康养老专业群的共享共用需求,集约资源。皮微云指出实训室建设要充分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实训室名称和功能设计要与国家相关教学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
会议最后,屠其雷院长作了总结讲话,对实训中心下一步规划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路:一是“智医康养”协同创新综合实训中心拟规划建设长者服务中心、智能康复中心、医疗护理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分别对应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护理、健康管理及将来规划建设的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兼具教学、培训及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二是1-2层长者服务中心要按照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从活力老年活动带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失智老人非药物干预、安宁疗护等基于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设计,并同时体现适老化改造和辅助器具应用场景,设置健康评估实训室,综合考虑老年专业、护理专业、康复专业需求;三是3层智能康复中心,在设备和场景等方面要充分体现智能康复、老年康复特色,设置解剖生理实训室,综合考虑康复专业、老年专业需求;四是4-5层医疗护理中心要重点特色打造护理站(体现临床特征)、老年护理(特色护理)、考核模拟三个模块;五是6层健康管理中心要充分考虑健康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求,具备健康咨询、健康评估、中医养生、健康干预等功能,设置中医康复实训室,综合考虑康复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及将来设置的中医康复技术专业需求。